《经济学人》、《中国日报》报道哈佛大学中国项目的研究;《纽约时报》就同一主题刊登专栏文章

March 14, 2014
screen_shot_2017-03-30_at_4.48.05_am.png

《中国日报》对哈佛大学中国项目的碳定价和空气污染研究进行报道;《经济学人》杂志引述我们项目专著《中国更晴朗的天空》(Clearer Skies Over China) 中关于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有效性的研究结论,同时项目研究人员Chris Nielsen先生与何文胜博士也在《纽约时报》就同一主题撰写专栏文章。
尽管人们感觉上冬季的雾霾天气日益严重,但其实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是卓有成效的——二者看似矛盾,其实是可以并存的。细颗粒物(PM2.5)不是单一的一种污染物,而是一类污染物,是以污染物体积大小来定义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就是细微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各种各样,它的形成也有很多不同的化学路径——既可能是污染源直接排放出来的一次污染物,也可能是在空气中由于前体物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这意味着形成细颗粒物的化学源头多种多样,但空气中观测到很高的细颗粒物(PM2.5)含量并不代表一项旨在降低某一种细颗粒物——譬如由二氧化硫排放而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的污染防控政策就是失败的。此外,没有静稳天气条件就不会导致雾霾天气,而中国华北地区近来雾霾期间冬季气候是否异常或者冬季气候其实在长期变化,正是我们当前正在集中研究的课题。和大多数人认为的相反,关于中国华北地区特殊的大气环境下细颗粒物(PM2.5)超标背后的化学与气候因素还未得到充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