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1993年: 时任哈佛大学校长Neil Rudenstine在哈佛大学环境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了哈佛中国项目,旨在促进哈佛各学院间在环境研究与教育方面更紧密的合作。

 

1994年: 在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宋健的推动下,来自中国五所一流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正式加入哈佛中国项目,展开合作。

 

1995年: 主题为“兼顾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源使用和环境保护”的跨学科领域系列研讨会在美国举行首场会议,中美两国科学家、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与会。

 

1998年: Energizing China: Reconc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哈佛大学出版社)一书出版,概述了与中国环境相关的科学、公共健康、经济、历史、国际关系以及政策。

 

1999-02年: 哈佛中国项目系列研讨会的其余三场会议分别于1999年、2000年和2002年在中国北京和美国举行。

 

2004年: 哈佛中国项目与清华大学合作在北京密云区建立了首座大气观测站,为大气研究搜集大量高精确度、独立观测所得的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数据。

 

2005-16年: 哈佛中国项目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一项家户调查,调研中国成都市居民的出行习惯、土地使用、以及对环境健康风险的看法。之后又在2016年进行了跟踪调查,两次调查数据反映出成都市在这十一年间的巨大变化。

 

2007年: Clearing the Air: The Health and Economic Damages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一书出版,该书综合评估了中国污染防治在经济和环境健康方面的成本与收益。

 

2007-09年: 哈佛中国项目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2006年中非峰会期间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交通管制等污染防控措施及天气情况是如何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的,并为空气质量的长期规划建言献策。

 

2009年: 哈佛中国项目的论文”Potential for Wind Generated Electricity in China”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学术期刊Science

 

2013年: Clearer Skies Over China: Reconciling Air Quality, Climate, and Economic Goals(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一书出版。该书整合了中国项目的经济与大气模型,评估了中国空气污染政策与碳税在经济、健康与农业上的成本与收益。

 

2014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前世界银行总裁Robert Zoellick、澳大利亚前总理Kevin Rudd分别在哈佛中国项目题为“中国2035年:能源、气候与发展”的系列讲座上发表讲话。同主题的研讨会在哈佛上海中心举行,来自中国与哈佛的顶尖学者与会。

 

2015年: 在时任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的推动下,新成立的哈佛全球研究基金决定在未来几年内给予哈佛中国项目重大资金支持,以肯定中国项目在中美研究合作方面长久以来的突出贡献。这笔资助使项目得以拓展跨学科领域研究、到中国进行实地调研、安排本科生赴中国研究实习、举办各种大型公开活动,并以中英文双语发布科研交流成果。

 

2016年: 哈佛中国项目被学术期刊Nature的子期刊Nature Index评为国际科研合作模范,并在其封面文章和纪录片中隆重介绍了哈佛中国项目碳循环课题的科研团队。

 

2016-18年: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诺贝尔化学奖得主Mario Molina、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前董事长刘振亚分别在哈佛中国项目以“中国2030年/2050年:未来能源与环境的挑战”为主题的系列公开讲座发表演讲。

 

2017-18年: 哈佛中国项目在2017年选派了30名哈佛本科生赴中国亲身了解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在2018年又安排了7名学生参与中国高校教授关于能源与环境的研究项目。

 

2018年: Energy and Climate: Vision for the Future (牛津大学出版社)一书的中译本在北京出版。该书介绍了能源系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对中美两国案例进行了比较。

 

 

2019年: 哈佛中国项目与清华大学合作在北京大石窝建立了第二座大气监测站。加上之前北边的密云监测站,现在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一南一北两座大气监测站全面追踪北京上风口至下风口的污染变化情况。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