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Pollutants and Greenhouse Gases

MEP meeting

同解振华特别代表和李干杰部长进行高层次会晤

August 30, 2017

2017年8月4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主任在其北京的办公室举行了研究和政策咨询会,会晤哈佛大学中国项目的Mike McElroy和Steve Wofsy教授、项目执行总监Chris Nielsen、前哈佛大学中国项目学者张红军博士(霍兰德奈特律师事务所),以及鲁玺教授(清华大学)。议题包括:中美处理气候问题的现状以及地区政府在气候问题治理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不同地区碳排放控制能力的差异;碳市场与碳税收政策各自的优势和混合碳定价政策的前景;以及尝试用地球工程来解决气候问题所带来的高风险。... Read more about 同解振华特别代表和李干杰部长进行高层次会晤

Haikun Wang, Yanxu Zhang, Xi Lu, Weimo Zhu, Chris P. Nielsen, Jun Bi, and Michael B. McElroy. 2017. “Trade‐driven relocation of air pollution and health impacts in China.”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738. Publisher's VersionAbstract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affects global distributions of air pollution andpublic health. Domestic interprovincial trade has similar effects within countries, but has not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previously. Here we link four models to evaluate theeffects of both international exports and interprovincial trade on PM2.5pollution and publichealth across China. We show that 50–60% of China’s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in 2007 wereassociated with goods and services consumed outside of the provinces where they wereproduced. Of an estimated 1.10 million premature deaths caused by PM2.5pollutionthroughout China, nearly 19% (208,500 deaths) are attributable to international exports. Incontrast, interprovincial trade leads to improved air quality in developed coastal provinceswith a net effect of 78,500 avoided deaths nationwide. However, both international exportand interprovincial trade exacerbate the health burdens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s lessdeveloped interior provinces. Our results reveal trade to be a critical but largely overlookedconsideration in effective regional air quality planning for China.
screen_shot_2017-03-30_at_4.48.05_am.png

《经济学人》、《中国日报》报道哈佛大学中国项目的研究;《纽约时报》就同一主题刊登专栏文章

March 14, 2014

《中国日报》对哈佛大学中国项目的碳定价和空气污染研究进行报道;《经济学人》杂志引述我们项目专著《中国更晴朗的天空》(Clearer Skies Over China) 中关于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有效性的研究结论,同时项目研究人员Chris Nielsen先生与何文胜博士也在《纽约时报》就同一主题撰写专栏文章。
... Read more about 《经济学人》、《中国日报》报道哈佛大学中国项目的研究;《纽约时报》就同一主题刊登专栏文章

smog in china nytimes

《纽约时报》报道哈佛大学中国项目调研及研讨会

July 14, 2014

区域性气候的不断变化有可能增加中国华北地区入冬后的大气静稳现象,并因此导致了近来的极端雾霾天气。这是中国及国际大气科学学术界都在积极研究的课题,也是哈佛大学中国项目举办的主题为 “中国2035年:能源、气候与发展”的研讨会上的议题之一——该研讨会于2014年6月18日至19日在哈佛上海中心召开,集结了中国顶尖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家。
... Read more about 《纽约时报》报道哈佛大学中国项目调研及研讨会

Nielsen总监在《环境与健康展望》期刊表示中国细颗粒物(PM2.5)变化趋势令人鼓舞

Nielsen总监在《环境与健康展望》期刊表示中国细颗粒物(PM2.5)变化趋势令人鼓舞

February 29, 2016

《环境与健康展望》期刊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援引哈佛大学中国项目执行总监Chris Nielsen先生的观点:与大众普遍的认知相反,根据卫星观测,自2007年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年平均值已经下降。... Read more about Nielsen总监在《环境与健康展望》期刊表示中国细颗粒物(PM2.5)变化趋势令人鼓舞

Mario Molina lecture photo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Mario Molina博士就北京和墨西哥城空气质量发表公开演讲

February 10, 2017

2017年2月8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Mario Molina博士在哈佛大学科学中心发表公开演讲,讨论并比较了超大型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现场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聚焦于墨西哥城和北京的案例,Molina博士认为各城市之间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且认为基础性科研仍然是创造性地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次公开讲座由哈佛大学中国项目发起主办,并由哈佛环球学院、哈佛大学环境中心及哈佛大学T. 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系联合赞助。
See also: Multimedia

screen_shot_2017-03-30_at_4.34.51_am.png

“中国2035年”系列讲座特邀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和陆克文(Kevin Rudd)为讲座嘉宾

June 5, 2014

哈佛大学中国项目和哈佛大学环境中心共同启动了题为“中国2035年:能源、气候与发展”的系列讲座。2014春季学期我们邀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3月11日)、前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4月9日),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4月30日)作为演讲嘉宾。
... Read more about “中国2035年”系列讲座特邀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和陆克文(Kevin Rudd)为讲座嘉宾

beijing air pollution

《财富》杂志刊登何博士和Nielsen总监有关中国空气污染困境的专栏文章

January 10, 2017

哈佛大学中国项目执行总监Chris Nielsen先生与项目经济学家何文胜博士在《财富》杂志(包括《财富》杂志中文版)发表专栏文章,阐述了中国处于红色警报级别的空气污染情况之所以如此难以遏制,其背后被低估了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因素各种各样,与大气化学、气象、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关。... Read more about 《财富》杂志刊登何博士和Nielsen总监有关中国空气污染困境的专栏文章

Munger

《Nature Index 2016 Collaborations》杂志刊专文报道哈佛大学中国项目

October 30, 2016

《Nature Index》 2016期刊刊登封面文章专门介绍了哈佛大学中国项目,作为国际科研合作的成功范例。该文引述了Mike McElroy教授和Bill Munger研究员的话,重点介绍了哈佛大学中国项目所支持的碳循环研究,该研究是基于北京近郊的大气监测站以及多个位于美国和中国林区的监测站的观测数据展开的。Nature Index也为这项研究同步摄制了一部短片,片中在哈佛森林实地采访了资深研究员Bill Munger以及两名参与该项研究的学生刘家霖和Archana Dayalu。
See also: Multimedia

... Read more about 《Nature Index 2016 Collaborations》杂志刊专文报道哈佛大学中国项目

Pages